(来源: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2018-05-07)
日前,长治学院动物标本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长治学院动物标本博物馆始建于1984年,经过学院两代人的共同努力,至1995年已经初具规模,2009年一大批海洋动物标本的补充及2014年的扩建,现在已建设成为山西省收藏最为丰富的动物标本博物馆之一。
(网络配图)
截至目前,馆藏的动物标本主要有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棘皮动物、昆虫、甲壳动物、腔肠动物等各大类群。其中,无脊椎动物约有210科971种,脊椎动物约有160科493种。包括14种化石动物标本:莱得利基虫化石、蝙蝠虫化石、三叶虫化石、石燕化石、鹦鹉螺化石、震旦角石、喇叭角石、菊石化石、海洋蛤类化石、鹗头贝化石、中新雅罗鱼化石、江汉鱼化石、狼鳍鱼化石和猛犸象牙化石(长3.6米);8种珍稀活化石标本:鹦鹉螺、中国鲎、海豆芽、大海豆芽、文昌鱼、中华鲟(长3.6米)、扬子鳄和大熊猫;2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东北虎、雪豹、云豹、黑叶猴、蜂猴、赤斑羚、白唇鹿、羚牛、扬子鳄、蟒蛇、巨蜥、褐马鸡、绿孔雀、白颈长尾雉、金雕、胡兀鹫、黄腹角雉、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中华鲟、麝、长江江豚和鹦鹉螺;6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蛇雕、红腹角雉、豺等。标本保存方式以剥制、干壳、浸泡为主,一些种类已经成为稀世珍宝,在野外很难见到。
为更好地发挥动物标本博物馆科研、教学、科普、交流等多方位的功能,2014年,长治学院对动物标本博物馆实施扩建改造,占地面积达600平方米,依据系统演化和生态分类两条主线布展,整体布局分为5个生态景观展区和1个动物进化展区,即,化石动物展区、海洋生态景观区、湿地生态景观区、草原生态景观区、森林生态景观区和动物进化展区。一方面为本校师生及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提供教学、科研和交流平台;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科普宣传的平台,让广大市民、中小学生在这里感受自然,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环境、爱护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使其成为展现我市文化建设的窗口。
仪式结束后,市科协、长治学院相关负责人共同参观了动物标本博物馆,仔细聆听了建馆历史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生存现状,并就该馆的科普宣传方式和高校科普团队组建与社会化服务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表示,要进一步深度合作,为我市科普事业发展及科普知识推广作出新的贡献。(来源:长治日报 韩雅婷)